学习家常把子肉的制作工艺-从选材到炖煮
学习家常把子肉的制作工艺-从选材到炖煮
把子肉作为淮扬菜系当中的极具代表性的民间美食之一,而其把子肉的雏形是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运河沿岸市井饮食文化。彼时,徐州、济宁、扬州等等地区的码头船工和往来的商旅需要耐饥饱腹,便将精选的猪肉以及和浓油赤酱进行炖煮,以麻绳进行捆扎成“把子”形状,既便于携带,还能在长时间的炖煮之后保持肉质的酥烂、肥而不腻。对于这一烹饪方式也都逐渐的演变为成为了地方的特色美食,尤其是在山东南部以及和江苏的北部而广泛的流传。
把子肉的烹饪技艺,要点在于对于火候、调味以及和时间的精准的把控。而在选料上,是需要以三层五花肉而为佳,若是过肥则会腻,过瘦则会柴;肉块需切成约2厘米厚方块,过大难以入味,过小容易碎。而把子肉在前期的处理上需要将肉块冷水下锅,加姜片、料酒焯去血沫,捞出之后以厨房纸吸干水分,对于这一个步骤都将直接的决定着把子肉的成品是否腥膻。而关键的步骤在于“捆把子”以棉线将肉块十字捆扎,既防止炖煮时散形,还能使每块肉保持规整。
培训课程安排:
理论学习:
1.开店流程讲解,包括店面的选址、人员配备、物资采购等。
2.项目技术 详细批解,包括原材料的选择,采购,口味的变换、配比等。
示范讲解:
1.专业老师一对一的实战示范,讲解技术。
2.老师实践操作 中带领你回忆理论学习阶段中的开店的技巧,原材料的选择,采购,成本、预算。
自我实践:
1.备原材料,老师旁边检查指导。
2.自己操作所有流程,制作出成品,老师 旁边检查指导。
3.学员自我思索,老师引导,熟透操作流程。
培训时间:
不限制学习时间,随到随学,学会为止。
制作方法:
1、准备食材:海带丝代替绳子,用来绑菜 2、五花肉焯水后,切长方片
3、豆腐同样切方片,入油锅油炸金黄出锅 4、一片五花肉一片炸豆腐,用海带丝捆绑起来
5、炒锅放入红糖,化成糖汁 6、加入卤料和水,放入食盐、酱油调成卤汁
7、将绑好的肉放入锅中 8、高压锅小火压25分钟,即可开盖食用
把子肉的毛利润基本能保持在40%左右,其实利润很好计算。毛利润=(售价—成本)÷售价×,打个比方把子肉一块的成本为2.5元,售价为5元,毛利润就是(5-2.5)÷5×=50%,每家把子肉的利润比都是不一样的。想多赚钱那就要控制好成本还有售价。以上内容只为预估,以上利润内容分析仅供参考。
把子肉这一美食在部分地区是会根据季节而来调整配菜,把子肉在春季时加入嫩笋尖,夏季配冬瓜块,秋季添板栗,冬季放山药等,既是丰富了其中口感,还顺应了时令养生需求。而把子肉在调味料上的配比是很关键的:酱油是需要选用酿造类,冰糖以黄冰糖为优,黄酒去腥增香,三者之间的比例是需要根据肉质的调整。此外,部分是会在酱汁当中加入少量的陈皮或是山楂片,以温和的酸味促进把子肉的肉质软化,还能提升把子肉的整体风味层次感。